60歲出家當(dāng)和尚,74歲被騙光財(cái)產(chǎn),去世兩年還能斬獲格萊美
音樂圈的盛事、萬眾矚目的格萊美終于在今天開幕。
在眾多獲獎?wù)咧?,有一個熟悉的名字吸引了我。
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搖滾歌者之一,一生浪蕩不羈,60歲出家當(dāng)和尚,74歲被女人騙光財(cái)產(chǎn),82歲還耕筆不輟,寫下了迷死人的新歌。
即使是他去世一年多之后,還能憑借著遺作《You Want It Darker》斬獲格萊美最佳搖滾演唱。
看到這條消息,所有人無不感慨:“你大爺終究是你大爺。”
聽到這個聲音,你們一定能猜出這個老男人是誰。他有著世界上最迷人聲音,他就是萊昂納德·科恩。
科恩出生于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9歲父親去世。
13歲學(xué)會彈吉他撩妹的技能,17歲和朋友玩樂隊(duì)、寫詩。還在上大學(xué)的時候,他的詩集就已經(jīng)出版銷售了。
再后來他從家族里繼承了一部分家產(chǎn),從此過上了驕奢淫逸的富二代的生活。
U2靈魂人物Bono說,即使把科恩的作品扔進(jìn)垃圾桶里,我輩也望塵莫及
他常常沉迷女人的玉體橫陳中,還經(jīng)常注射迷幻劑無法自拔。當(dāng)玩遍了所有一切,他瀟灑轉(zhuǎn)身周游世界,和一個漂亮女人一起在希臘的一座小島隱居了7年,期間出了幾本詩集和小說,銷量幾百萬本。
他顏值頗高、風(fēng)流又富有,這是所有男人成了儼然成了全世界所有男人的夢想。
所以鮑勃·迪倫說:“如果我必須當(dāng)一分鐘其他人,那個人很可能就是科恩。”
但是這樣還不算什么,活著就是折騰的科恩認(rèn)為自己過得太舒適了。
“當(dāng)你寫一本小說的時候,總是希望你的生活中需要一個女人,充滿了美酒佳肴……而我已經(jīng)擁有了這些,所以,我想做音樂了。”
1967年左右,科恩開始玩音樂,當(dāng)時盛行的便是鮑勃·迪倫式的傳統(tǒng)民謠。科恩的嗓子幾乎就是為這種憂郁的音樂形式而生。
首張專輯《The Songs of Leonard Cohen》發(fā)行之后便成為暢銷之作,《Sisters of Mercy》、《Suzanne》等歌曲成為流行金曲,讓這個34歲的富二代順風(fēng)順?biāo)某蔀榱肆餍袠放枷瘛?
但他絕不是眾人印象里草包的富二代。
1970年,逾60萬嬉皮士齊聚“懷特島音樂節(jié)”,共度狂歡之夜。
這群暴躁年輕人精力過剩、無處發(fā)泄,只能在亢奮的搖滾樂打砸、放火,宣泄著自己無處安放的青春。
就在現(xiàn)場一片混亂時,凌晨兩點(diǎn),科恩登臺,臺下光著膀子的嬉皮士壓根想不到,臺上這個穿著白風(fēng)衣、抱著木吉他的儒雅男人能帶來怎樣的表演。
可是當(dāng)他完美的聲音和詩意的歌詞一出來,喧嘩的現(xiàn)場竟然短時安靜下來了。像是有一種奇異的力量拉著大家聽完科恩的表演。
那晚他唱了一個小時,像是為一個瘋狂的時代,獻(xiàn)上了一支安魂曲。
但科恩卻并不是總是一帆風(fēng)順,他發(fā)行了兩張個人專輯,但并沒有想象中的大賣和好口碑。
科恩一氣之下在1973年專輯《New Skin For the Old Ceremony》的封面加入了情色插畫,一度被美國禁止。
而在錄制這張專輯的時候,科恩開始接觸到了宗教和真正的憂郁。
據(jù)說在錄制期間,他曾向一位不懂流行音樂、不懂英文的佛教禪師請教,禪師只說了一句話:“你應(yīng)當(dāng)唱得更悲傷?!?
這句話對科恩后來的作品影響巨大,他把愁苦理解為人的常態(tài),憂郁和嚴(yán)肅使他寧靜和輕松。
所以在1984年發(fā)行專輯《Various Position》時,科恩已經(jīng)完全迷上了佛教。其中,還出現(xiàn)了科恩所有作品中最經(jīng)典的贊美圣曲《Hallelujah》。
《Hallelujah》手稿
這首歌,科恩花了4、5年的時間才完成,自面世之后便傳唱至今,我們大概能聽到300多個翻唱版本。
有意思的插曲是,當(dāng)風(fēng)流王子科恩遇上被公認(rèn)的天才鮑勃·迪倫。
1988年迪倫在蒙特利巡演時碰見了自己的偶像科恩,便激動的表達(dá)了自己對《Hallelujah》喜歡,并問道:“你寫這首歌用了多長時間?”
萊昂納德·科恩覺得自己寫一首歌要花5年時間,太久了,在這個大天才面前會很丟臉,所以他裝逼的回答:“2年時間”,但還是讓迪倫驚訝不已。
為了回禮,科恩又挑出了鮑勃·迪倫的專輯《Infidels》里的一首歌《I & I》問道:我很喜歡這首歌的最后一小節(jié),寫這首歌你花了多長時間?
“哦,15分鐘?!钡蟼愝p描淡寫的回答道。估計(jì)科恩聽到這話快氣的吐血了,但時間證明,《Hallelujah》是一首足以傳世的經(jīng)典。
1988年,萊昂納德·科恩發(fā)布了自己最暢銷、最著名的專輯《Famous Blue Raincoat》,很多人說同名歌曲是寫給所有情敵的一封信,其中無不表現(xiàn)他的霸道和對人性的思考。
很多評論家都把科恩比作不穿牛仔褲的嬉皮士,因?yàn)樗菗u滾明星,卻從來沒有反抗政府、反抗權(quán)威。
他的不羈表現(xiàn)在憂郁、嚴(yán)肅之下,他的叛逆體現(xiàn)在種種細(xì)節(jié),恐怕沒人敢說科恩不搖滾吧。
1994年,60歲的科恩事業(yè)一片大好,但他卻要選擇削發(fā)為僧,遁入空門。他在南加州禿山上的禪修中心隱居修行,做了5年的和尚,法號“Jikan”。
科恩一生有很多頭銜:畫家、詩人、歌手、作家、和尚、癮君子…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頭銜是情圣。
這個男人好像一生都和“女人”交織在一起,他的很多作品,無論詩歌還是音樂,都和女人有關(guān)系。當(dāng)然傷他最深的也是女人。
2008年,已經(jīng)74歲的科恩就被女人給騙了。他的經(jīng)紀(jì)人兼前情人卷走了他所有的積蓄并消失,他被迫重新出去巡演賺錢,這一演就是5年。
這可能是這個一生瀟灑的老男人,唯一一次被迫才干的事吧。
因?yàn)榭贫髟f過:我何其幸運(yùn),一生不曾被迫寫過不愿寫的東西,一個字都沒有。
Leonard Cohen早年寫作照
2016年,82歲的他正式發(fā)行了自己的第14張錄音室專輯《You Want It Darker》,9首歌首首經(jīng)典。
這張專輯繼承了他一以貫之的憂郁唱腔和哲學(xué)意味。風(fēng)雅樸質(zhì),卻不沾半點(diǎn)窮酸氣息。
當(dāng)專輯的第一首歌《You Want It Darker》響起時,他的聲音就像一個黑洞吸盡了悲歡離合。千般悲喜的同時,更有萬般的深情。才華橫溢的詩句,讓人意猶未盡。
萊昂納德·科恩之所以傳奇,還有個原因:他一生都在與整個時代逆著生長。
他趕上了弗蘭克·辛納屈的流行時代,卻沒有加入流行樂的浪潮。
他與貓王、披頭士、鮑勃迪倫“同臺”時,他以30多歲“老搖滾”的身份和一幫年輕人搶風(fēng)頭。
貓王比他小1歲,鮑勃·迪倫比他小7歲,在嬉皮時代,他是最不像嬉皮的明星。
在80、90年代金屬激烈、朋克躁動的新青年浪潮里,科恩用自己的憂郁占得一席之地,甚至把自己的風(fēng)格變成了禪學(xué)。
而到了晚年,科恩得天獨(dú)厚的低音成了世界上最迷人的聲音。即使他已經(jīng)離開了我們,在樂迷心里,他依然是一座無法超越的豐碑。
而今,去世一年多的他仍被人們所懷念,并獲得了格萊美最佳搖滾演唱,再次證明了他無可比擬的影響力。
一個不被時代所影響的傳奇歌者,該用什么來形容他?
滾君覺得他像一盤珍貴無比的黑膠唱片,不會被任何人、任何時代擁有,也絕不會被遺忘或者過時。
因?yàn)榉旁谌魏螘r代,都有人會把他捧在手心,藏在心里。
評論(0條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