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孤注一擲參加選秀,屢屢受挫后,終于用民族搖滾風殺出一條血路
這兩天正在舉行2017馬云鄉(xiāng)村教師獎年度頒獎典禮,對公益關(guān)注已久的譚維維以一曲自己填詞的《那時的光》唱響公益大愛。
在延續(xù)了“譚氏搖滾”風格的同時,歌曲所傳遞的生命的力量和對光明的向往讓人印象深刻,小編仿佛身心都被溫暖的陽光籠罩和凈化一般,飽含生命的力量和對光明的向往。
譚維維出道多年,今年是也是以亞軍成績從超女畢業(yè)的第12年。這一路的曲折只有她自己知曉,但有目共睹的是,這十余年的光陰,她一直在音樂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不改初心。
正如譚維維自己所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音樂就是我的使命”。
回望譚維維的音樂之路,不難看到幾個明顯的分水嶺。正是這些轉(zhuǎn)折和選擇,造就了如今的譚維維。
1982年,譚維維出生在四川自貢。她的父親是當?shù)胤ㄔ旱囊幻ü?,母親則是小學老師,譚維維是家中的獨生女。幸福的生活一晃而過,直到病魔的來臨。
他的父親在壯年就罹患肝癌,得知病情之后他便毅然辭去法官的職務(wù),改行做起了運輸。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是不允許如此勞累的,但是為了讓自己在有生之年盡可能地多為女兒賺一些學費,他一直克服著自己的病痛。
也許是得到熱愛音樂的父親的遺傳,譚維維也逐漸喜歡上音樂。
1997年臘月二十九,新年即將來臨,譚維維接住院的爸爸回家過年,經(jīng)過一路顛簸,回到家后,身體極度疲勞的爸爸支撐不住,大年三十中午陷入昏迷,最終離開人世。
自此她必須堅強,扛起堅強和獨立兩個詞。
1998年,年僅16歲的她,就考入了四川音樂學院,師從蘭卡卓瑪老師。父親的離去,譚維維的大學學費成為家里最大的負擔。
多年后提到這段經(jīng)歷的時候,譚維維是這樣講述的: "開始小時候我活得比較渾噩,是被命運推著走的人,但在我父親去世的那個當下,突然之間我就變成了他,要扛起對母親、對身邊所有人的責任,這個心理轉(zhuǎn)換對我在那個時間里其實是非常不好的。
后來長久以來我都活得特別擰巴,因為在父親去世那天,我選擇變成他。直到3年前我去他的墓前哭了一場,我跟他講從今天起,我不想再做你,這可能是一個很笨的方式,但對我是一個交代,有一種跟過去告別的儀式感。在做了這個事情以后,我才開始真正地做自己。"
為了減輕家庭負擔,譚維維在大一時就開始在酒吧唱歌賺錢。有一天,在酒吧里唱歌的時候,她被鍵盤手叫去錄音棚唱了一首藏族歌,得到了聽歌人的肯定。
她之后才知道那個人就是給張惠妹寫過《聽?!返耐炕菰蠢蠋?,他想找一個有點“野”的歌手,自此譚維維成為涂惠源的弟子。
二人在05年的時候合作了《高原之心》這張專輯,這是譚維維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張正式專輯,為新世紀音樂風格,有幾首還被德國新世紀樂隊英格瑪采用過。
就是這張唱片,讓譚維維走出了國門,贏得了法國唱片展的"世界音樂大獎",同年,她一身藏袍亮相于維也納金色大廳,唱起那首高亢嘹亮的《青藏高原》,而那時候的譚維維,僅僅23歲。
但是縱然已經(jīng)做出這種水平的音樂,卻得不到應有的關(guān)注,于是想要被更多人聽到的她,在06年參加了當時火爆一時的超級女聲選秀。
其實在參加“超女”之前,她代表總政歌舞團參加央視青年歌手大賽,一路過關(guān)斬將成為20強即將晉級決賽,但是恰逢超女開賽,經(jīng)過慎重考慮,她認為自己更適合超女舞臺。
現(xiàn)在看來,她當時的決定可能是正確的,2006年青歌賽流行唱法冠軍是師鵬、亞軍姚貝娜。
超女海選視頻里面,譚維維參賽被作為了一個賣點反復宣傳,確實,鏡頭里的她在一眾毫無表演經(jīng)驗的素人里確實算得上鶴立雞群,不止是歌聲高亢,外形同樣出色,個子高挑臉蛋也不錯。
于是順理成章的,超女比賽前期她基本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輕松獲得了成都唱區(qū)的冠軍。
直到總決賽遇到尚雯婕。
最終學院派的譚維維,輸給了半路出家還是法語專業(yè),外形也不出眾的尚雯婕?;蛟S當時的譚維維還是有些許不甘心的吧,這也就成為了幾年后的《譚某某》這首歌出現(xiàn)的導火索。
2010年,譚維維帶著一首頗受爭議的《譚某某》再次成為媒體焦點。
“兩千零六年夏天 我上了雜志封面
可惜是三人合影 SOSO
我站在冠軍左邊 陪她嬉皮笑臉
她樣樣都不如我 WOWO”
其實在06年超女獲得亞軍之后,07 08兩年她在天娛公司發(fā)行了張流行專輯《耳界》,據(jù)說是斥巨資,但是最后銷量不太好,她一直處于迷茫期,究竟是該唱民族路線還是走情歌路線。
直到09年遇到貴人高曉松,自此她突出了搖滾標簽,10年兩人合作的《譚某某》這張專輯的發(fā)行后,其中《譚某某》這同名曲更是引發(fā)巨大轟動。
這首歌矛頭很尖銳,直至超女決賽壓她一頭的尚雯婕和東家天娛傳媒。歌詞明指尚雯婕“她樣樣都不如我”,一個大寫的瞧不起尚雯婕的模樣。
這種帶著強烈主觀感情的歌詞,出現(xiàn)在一個自述性質(zhì)的歌曲里,明顯是跟東方文化倡導的謙虛、中庸的做人原則相違背。
普通大眾不會喜歡高傲的人,更何況當時的譚維維還沒有做出成績,大家只會看到她明明是個亞軍卻嘲諷冠軍的輕狂。
這首歌的前四句歌詞讓她失掉了很多路人緣,直接導致后來參加歌手的時候,很多觀眾一直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她的演唱。
其實當時譚維維自己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把歌詞寫得這么沖,反倒是她拿出初稿給天娛看之后,天娛十分認可,然后在公司的授意下請高曉松老師過來完善、加深,把歌詞越改越?jīng)_。
那句“樣樣都不如我”就是在高曉松的堅持下加進去的。
時間一久,在歌詞的噱頭失去吸引力之后,大部分人都不會看到《譚某某》這張專輯在制作上的用心和誠意。
從制作水平還是歌手能力來說這都是一張嚴重被低估的專輯,幾年后大火的《如果有來生》也出自此專。
不過這張專輯之后,曾經(jīng)那個經(jīng)常亮相于流行商演的譚維維逐漸消失了,人們更多的是在各大搖滾音樂節(jié)上看到譚某某倔強帥氣的身影。
在圈子內(nèi)大家也都知道譚維維有多會唱歌,唱的有多好,這幾年她跟很多歌唱家、搖滾老炮們維系了一個非常好的關(guān)系就可以看出。她也被頻繁被演唱會、比賽作為幫唱嘉賓而邀請。
她絕不是走個場子,而是很高質(zhì)量地在完成,不管是大型直播還是只有一百人的簡陋場子。小編看到很多歌迷路轉(zhuǎn)粉都是在聽完她認真精湛的現(xiàn)場之后。
當然在大部分普通觀眾的視線里,她掀起的水花微乎其微,直到15年成為第三季《我是歌手》踢館歌手,她做為一個搖滾女先鋒的角色讓人眼前一亮。
這一季《歌手》首發(fā)歌手被結(jié)石姐吊打,微博上還有人在懷念第三季的譚維維。
譚維維憑借在《我是歌手》的精湛表演,吸了一波路人粉,逆轉(zhuǎn)了從超女時期就不太好的觀眾緣。
其中獻給父親的那首《烏蘭巴托的夜》,無論從編排演唱還是演奏,都是那一季質(zhì)量最高,情感表達最濃的歌了。
譚維維是朝音樂家的方向前進的,她不做隨波逐流的大眾流行音樂,節(jié)目里讓這么多大佬為她站臺就可見一斑。
比如讓王瀾打鼓,溜溜調(diào)的時候頂級的民族歌手來伴唱,決賽還能讓崔健露個面,可見她與圈內(nèi)什么級別的人一起打交道。
小編私認為,譚維維之前唱歌的問題主要在于路數(shù)不對,她從民歌美聲出發(fā),卻去唱起了流行,自從唱起了搖滾,才算是開始找對了路子。
直到近年玩民族搖滾才真正的把她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探索民族和搖滾結(jié)合的最佳形式,厚重而有力量,才造就了《給你一點顏色》、《烏蘭巴托的夜》這樣觀眾和業(yè)界都一致叫好的佳作。
在2016年央視春晚舞臺上,譚維維為全國觀眾獻上了一場震撼人心的演出——《華陰老腔一聲喊》,演出團隊除了譚維維和她的樂隊之外,還有陜西華陰老腔“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張喜民和他的“老腔”團隊。
這是譚維維第二次將老腔搬上舞臺,第一次是在《中國之星》節(jié)目里,譚維維團隊為了比賽原創(chuàng)的《給你一點顏色》。
《華陰老腔一聲喊》表演一開始,七十多歲的老藝人亮了一嗓子“操家伙”,月琴、二胡、板胡、梆子、驚木就開始在其他四位老藝人手里哐倉哐倉地奏響。
他們唱著喊著“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響亮的老腔帶來了一股黃土高坡的氣息,濃郁的鄉(xiāng)土民樂響徹全場。
緊接著,譚維維敲著镲出現(xiàn),怒吼出一聲撕裂的高音,瞬間全場沸騰。
知乎上有網(wǎng)友說這個表演是:唯一一個達到國家級晚會應有水準的節(jié)目!
把民間元素和搖滾的結(jié)合的音樂人,她肯定不是第一個。
就像她所說,譚維維:“而我也并不是最先的嘗試者,崔健老師、鄭鈞哥、子曰樂隊、二手玫瑰等都嘗試過民間元素和搖滾的結(jié)合。還有些通過民間音樂形式寫歌的人,我甚至覺得他們的詞和內(nèi)容有的比我更精彩,不乏成功案例...”
但是將這個東西放在電視上推廣,將小眾的東西讓所有人欣賞,她可以稱之為第一人了。
最后,小編想說,有的人沉浸在一個領(lǐng)域上,其它方面就會比較笨拙,又因為本身性格之類的關(guān)系,就會可能在人情世故上沒做好,這不代表她的人品,更不影響她的歌藝。
她微博簽名對那些爭議回應的很好:“生活不容易,大家隨便活!”
她的狂傲是真的,謙虛是真的,笨拙是真的,成熟也是真的。
祝她能一直做自己。
評論(0條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