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分跌到7.4分,神劇《黑鏡》黃了?
2011年,一個“首相與豬”的故事刷新了所有人的認知。
為從綁匪手中救回公主,首相不得不應(yīng)綁匪要求,和豬發(fā)生關(guān)系,并將過程直播給全國觀眾。
瘋狂的想象與極致的荒誕,使這部名為《黑鏡》的9.4分劇迅速躥紅,續(xù)訂也隨之而來。
截至2019年,《黑鏡》共出了五季,以及兩部圣誕特別篇。
如今,時隔4年,此劇再度回歸。
《黑鏡》第六季
這一季于近期在網(wǎng)飛上線全集,從觀眾反饋的口碑來看,雖不如第一至四季,但遠勝于險些砸掉招牌的第五季。
國內(nèi)評分7.4,IMDb各集均分7.1,爛番茄新鮮度77%,MTC評分67。
英國《Radio Times》雜志稱贊這部劇依舊發(fā)人深省,令人不寒而栗,是一場有回報的冒險。
美國《Decider》雜志認為本劇各集質(zhì)量雖不相同,但都很有趣,首集《瓊糟透了》更是一個良好開端。
第六季雖不復(fù)這一IP最初的驚艷,但在創(chuàng)意和敘事上,仍然處于中上水準,值得一聊。
(以下內(nèi)容含部分劇透)
被異化的人類
第六季共5集,仍是每集一個完整故事,依次為《瓊糟透了》《亨利湖》《海之彼岸》《梅齊·戴》《惡魔79》。
對應(yīng)類型則是科幻、犯罪、科幻、奇幻、奇幻,且都含有驚悚成分。
不少人對《黑鏡》的印象都是“黑科技”,比如第一季中的記憶芯片,第二季中的仿生人,第三季中的評分系統(tǒng)等。
第二季中的仿生人
在《黑鏡》中,“黑科技”的目的都是模糊邊界,包括道德與科技、個人隱私與公共信息,以及人類與類人之間。
邊界的模糊,導(dǎo)致人類身體和精神的輪廓都被破壞,逐漸被異化為真實和虛擬的混合物。這在《瓊糟透了》和《海之彼岸》中被闡述得很清晰。
《瓊糟透了》中,瓊是一名公司中層,在她開除下屬、約見前男友后,打發(fā)時間時看到了一部劇,劇名《瓊糟透了》。
演員薩爾瑪·海耶克(代表作《弗里達》)扮演瓊,正在向全球觀眾“直播”瓊的即時生活。
編劇還添油加醋了一番。比如瓊在開除下屬時本來態(tài)度溫和,但劇中的瓊卻直接上狠話:此時不開除你,更待何時?
這令瓊瞬間聲名狼藉,失戀又失業(yè)。
《海之彼岸》中,克里夫和大衛(wèi)是兩名常駐太空的宇航員,他們在地球上克隆了自己的肉體,通過記憶鏈接,可以讓意識回到仿生人身上,從而與家人相處。
反對仿生人技術(shù)的極端分子將大衛(wèi)一家滅門,為讓真人大衛(wèi)走出傷痛,克里夫決定將自己的鏈接和家庭“借”給他。
然而,在此過程中,大衛(wèi)對克里夫的妻子產(chǎn)生了欲望與感情。
這兩個故事都在人類和虛擬世界之間進行鏈接,從而讓人類被虛擬世界吞噬,“人類”的身份和定義也不復(fù)存在。
瓊看到的劇是AI即時抓取瓊的生活信息后,完全自動創(chuàng)作并投放,就連演員海耶克都是海耶克本人授權(quán)后生成的虛擬影像。
更恐怖的是,瓊所在的世界也完全是一個虛擬宇宙,沒有任何實體。
那么,真正的瓊在哪?
而當真正的克里夫和真正的大衛(wèi)在地球上共用同一具肉體,克里夫的妻子又如何去理智地分辨其中界限?
無論瓊、克里夫,還是大衛(wèi),人作為獨立個體的屬性已蕩然無存,科技的變化與發(fā)展很可能進一步抹去人的面目,或激發(fā)人與人之間的沖突。
這是《黑鏡》以黑科技帶來的黑色警示。
被放大的人性
如第二季中的《白熊》。
女主角在男友殺害一名小女孩時冷眼旁觀,并拍攝記錄過程。
男友自盡后,女主角被關(guān)進公園,每天都有人扮演獵人追殺她,游客則旁觀拍攝。這一過程會不斷被清零、重演。
這種公共審判,看似在懲罰女主角,實則也放大了公眾群體人性中灰色、冷漠、惡毒的部分,令正義與邪惡僅一線之隔。
《白熊》
本季中的《亨利湖》同樣以錄像拍攝傳達復(fù)雜人性。
戴維斯和女友皮雅回到故鄉(xiāng)亨利湖,意外得知殺人狂魔伊恩的故事,兩人決定將故事拍成紀錄片參選英國電影學(xué)院獎。
戴維斯的警察父親當年也間接因伊恩而死,于是兩人想從母親那里獲得一手信息,沒想到母親竟一口答應(yīng)。
只是,拍攝受到當?shù)鼐瓢衫习宓淖钃希坪趿私飧鄡?nèi)情。
評論(0條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