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2020-02-27 13:15來源:據(jù)說娛樂 分類: 電視收藏

如何形容國產(chǎn)職業(yè)劇呢?


在這兒有一句很貼切的話:拍一行,毀一行。


從醫(yī)生、律師、檢察官,再到公關(guān)、電商、設(shè)計師。


其中的問題有很多,比如專業(yè)領(lǐng)域不夠?qū)I(yè),或者故事不夠接地氣。


再或者,用職場劇的外殼包裹著爛俗的愛情偶像劇。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當然,你可以說像醫(yī)生、律師、檢察官等精英職業(yè),沒能貼近大眾視角。


公關(guān)、電商、設(shè)計師等職業(yè)沒有中國特色的故事。


最近,有一部國產(chǎn)劇剛開播。


從題材和視角來看,它是最符合當下中國現(xiàn)狀的職業(yè)劇


它能不能拍出中國人的心聲呢,今天我就來看一下。


安家

I Will Find You a Better Home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對于國人而言,人生三大事:買房、結(jié)婚、生孩子。


并且,買房毫無疑問是重中之重。

因為在如今的社會中,買房幾乎成為了男女婚姻的籌碼。


而當為人父母后,孩子的學區(qū)房、婚房又是中年人的拼搏目標。


可以說,圍繞著買房,能夠講述太多現(xiàn)實性的話題和故事。


2009年的《蝸居》圍繞著房子,講述了現(xiàn)代人之間關(guān)于婚姻家庭、戀愛關(guān)系的隱痛。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劇集《安家》則把視角從買房人轉(zhuǎn)移到了買房人。


聚焦了一個和國人息息相關(guān)的職業(yè):房屋中介。


但遺憾的是,這部劇并不是一部原創(chuàng)劇,而是翻拍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為了讓原版更好的本土化,本劇邀請了《蝸居》的原作者六六擔任編劇,進行了所謂的原創(chuàng)改編。


即保留原版的人設(shè)和人物關(guān)系,劇情故事則進行了二次創(chuàng)作。


其實,這一點挺讓人疑惑的。


既然有本土故事素材,為什么非得去翻拍原版呢?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蹭IP的話大可不必,因為原版日劇在中國知名度并不算特別高。


甚至《安家》開播以后還招來了一部分日劇粉的吐槽。


稱該劇就是一副水土不服的樣子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那么為什么可以原創(chuàng),卻硬要套日版呢


原因等我說到后面,你自然就會明白。


故事的開頭幾乎和原版一樣。


孫儷飾演的房似錦是安家天才中介公司的金子招牌。


受上司翟云霄的安排,她空降靜宜門店擔任雙店長。


她做事雷厲風行,對于賣房子有著敏銳的直覺,和極盡偏執(zhí)的職場習慣。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靜宜門店銷售業(yè)績一直不佳。


門店原店長,羅晉飾演的徐文昌,和房似錦有完全相反的性格。


他是一個爛好人,行事管理也從來不按規(guī)定。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正是在這樣“人性化管理”之下,店員們都養(yǎng)成了混混度日的工作習慣。


有的上班忙著化妝,入職兩年沒業(yè)績。


有的職場老油條,喜歡搞權(quán)斗。


有的就習慣耍嘴皮,不喜歡干實事。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既然是職業(yè)劇,那么作為中介,賣房子的劇情當然是重頭戲。


但《安家》的前兩集,主要還是用來塑造人物性格。


比如,房似錦雖然是房屋銷售奇才,錢賺得不少,但是非常節(jié)儉。


為了省錢,她愿意租便宜的兇宅。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一頓早餐豆?jié){包子當兩頓吃。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可只要開始工作賣房子,她就全身心地投入。


對客戶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然后周到服務。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而整整兩集,卻只有不到20分鐘的賣房劇情。


甚至,在期間還安排了大段時間的職場斗嘴。


對于想要看買房百態(tài)的觀眾來說,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就是太水。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當然,最開始是讓觀眾熟悉行業(yè)現(xiàn)狀,這可以讓人理解。


不過,第一個案例就著實讓人感動不起來。


買房的人是一對博士夫妻。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夫妻兩人來到城市打拼,拖家?guī)Э谝还灿形鍌€人。


如今,要生二胎,一家人還在狹窄擁擠的房間里生活,買房也迫在眉睫。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但是夫妻倆人苛刻的要求,讓中介極為頭疼,看了近幾十套房也不滿意。


這時,有一個怎么也賣不出去的跑道房,放在了房似錦手里。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所謂跑道房就是有一個飛間,房間要出門經(jīng)過走廊才能到。


按正常情況下,這樣的房子想要賣不出去幾乎不可能。


但是,房似錦花錢裝修了房間,在屋內(nèi)搭了一個天窗閣樓。


她告訴客戶,這個房子能夠看星星。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最后打動客戶的不是理想的價格,不是房屋的實用性,不是地段和升值空間。


而是,詩和遠方的情懷忽悠。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有人說,房似錦的銷售手段,牢牢把握著客戶的情感需求。


看星星代表買房者在這個城市中關(guān)于家的精神慰藉。


他們需要自己的空間,需要生活溫馨的氛圍。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很明顯,這段情節(jié)是一個完全理想化的想象。


這種情感帶入,并不符合大多數(shù)人買房的真實情況。


詩和遠方都是在滿足基本住房要求后,才會進一步升級。


里面給出的買房人的設(shè)定,妻子醫(yī)生,老公工程師,經(jīng)濟狀況完全高出了平均水平。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而絕大部分人買房,都在為房貸、地段、戶型適用考慮。


且不說知識分子有多少情懷成分,光是購房的每一個細節(jié)也禁不起推敲。


妻子中意這套房子,卻從未過問過丈夫的意見。


買下房子,誰會住在這個飛間,一家人怎么相處溝通,這都是不敢細想的問題。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其實,這“跑道房”的案例是《安家》目前唯一沿用原版的故事。


不過在原版中,女主之所以能夠賣出房子,是基于家人的情感關(guān)系。


醫(yī)生夫妻不能時常陪伴孩子玩。


女主找到了客戶的需求痛點,把帶樓梯的閣間當作和孩子的游樂園。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同時,由于離醫(yī)院近,孩子還能在家中和爸媽進行隔空喊話。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這種解決極具現(xiàn)實性的問題,才能讓觀眾感受到房屋中介的職業(yè)魅力。


當然,劇集也有真實的一面。


比如,第三集中,賣包子的老夫妻為兒子購房。


老年人不懂看房,購房考慮最多的是一個吉利安心。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寧愿全款買房,也不愿多給銀行交利息。


確實也符合老一輩人保守的消費心理。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只不過這樣的情節(jié)在劇集中呈現(xiàn)極少。


跳過前三集,劇集又出現(xiàn)了國產(chǎn)劇的老毛?。?strong>拖沓注水。


首先是,男主徐文昌為了買房假離婚,結(jié)果老婆出軌,自己被綠。


只能說,為了讓男女主有感情戲份,這種爛俗橋段,國產(chǎn)劇也是屢試不爽。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緊接著,由于機緣巧合,房似錦和徐文昌又搬進了同一套公寓。


想都不用想,按照偶像劇的模式,兩人關(guān)系肯定是從同事到室友再到情侶。


我不是反對職業(yè)劇里添加愛情,只是愛情戲碼成為主導,就完全影響了觀感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劇集完全可以不斷地展現(xiàn)兩人的賣房理念,在相互競爭中產(chǎn)生出感情。


畢竟,保留原版這樣的人設(shè),為劇集的精彩度增加了天然因素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不過《安家》并沒有這樣操作。


劇集用了十集,讓房似錦和徐文昌以及其他同事和解。


其中就包括她一意孤行,硬翹同事的單。


在房屋銷售行業(yè),翹單就以為著搶飯碗,倆人的矛盾應該有更為戲劇化的呈現(xiàn)。


不過在劇中,就是一杯酒的事兒。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甚至為了化解內(nèi)部矛盾,劇集還制造兩個外部矛盾。


一個是集團內(nèi)部的權(quán)斗陰謀。


另一個是同行競爭暗使手段。


可是演來演去,這些內(nèi)容都和賣房沒有多大關(guān)系。


賣房的職業(yè),最終成為了都市劇里雞毛蒜皮的陪襯。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所以,《安家》只撿了原版的人設(shè)皮毛,卻完全丟了原版的故事精髓。


這并不是說要照抄原版故事,而是學習一種敘事理念。


原版一共十集,每一集都一個賣房案例,而每一個案例都代表著一類人。


這里面包括蝸居一族,極簡主義者,LGBT等邊緣人群。


他們的生活理念,也對應著賣房理念。


劇集沒有對于這些人進行評價,而是在買房中構(gòu)建了一個多樣包容的日本社會。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前面也說了,買房在中國有太多可講的好故事。


可是,《安家》拿著一手好素材就是不愿多講,細講。


53集的體量來說,中間肯定會安插可有可無的情感矛盾。


只不過,中國觀眾似乎也習慣了這種又臭又長的敘事節(jié)奏。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從開播到現(xiàn)在,《安家》的收視率一直排在全臺全網(wǎng)第一。


可是豆瓣只有6.3分,還在及格線上飄著。


買房當兒戲,孫儷也救不了這部收視冠軍


有人把這部劇當作一部現(xiàn)實主義的職業(yè)劇。


劇集確實有所展現(xiàn)中介行業(yè)的一面,也有對買房者的刻畫。


只不過這些劇情都只是浮光掠影。


“房子不是快銷品,不能急”,這是劇集中的一句臺詞。


可是著眼當下,買房也是頭等大事。


國人窮盡一生都在追求家的外在形式。


所以,這部劇應該是對中國買房者的一次真實寫照。


而不是主角們?nèi)粘5逆覒虼螋[。


別問我為什么這樣挑剔苛刻。


買不起房,看著劇里的人,眉頭都不皺地丟出幾百萬,你說你能不氣嗎?

  

評論0條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