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2020-01-15 21:15來源:據(jù)說娛樂 分類: 綜藝收藏

文丨小佳


最近一檔女性改造綜藝《你怎么這么好看》,主張要讓參與節(jié)目的平凡女性發(fā)現(xiàn)自己的美,聽起來很好看。

實際上呢,「女性需要精致,需要完美」的觀念在節(jié)目里全程綁架嘉賓,與其說是發(fā)現(xiàn)和制造美,倒不如說是女性偏見推波助瀾的發(fā)動機。

節(jié)目中五位提案官吳昕、韓火火、昆凌、范湉湉、黃吉組成「好看團」,分別對素人的美妝、穿搭、情感、美食、家居方面進行改造。山寨原版《粉雄救兵》,節(jié)目核心理念沒學到,觀念反而倒退。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你怎么這么好看》

《粉雄救兵》在背景設(shè)置上,五位改造者的同性戀身份,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他們在幫助素人改造的過程中,無論男女老少,消除不同性取向、不同種族之間的誤解,強調(diào)我們都是相同的。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粉雄救兵》第一季

對于具體個人,《粉雄救兵》又強調(diào)每個人不同的價值,它不是幫助改造素人形象的真人秀,而是在每一次選衣服、改裝家居的過程中,彼此不斷交流,幫助素人找到自己的獨立人格。

每一位改造者不只是設(shè)計者,幾乎都是心理學家。對于渴望改變的素人,改造者鼓勵他們接受獨特的自己,肯定自身的價值。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粉雄救兵:我們在日本》

《你怎么這么好看》不只把改造范圍窄化為女性,并使女性成為符合當下審美的「自己」。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你怎么這么好看》

為什么只強調(diào)女性需要精致?并不是說類似教女性化妝的節(jié)目就有原罪,女性要為自己而美,不是為了迎合別人的期待。不能把妝容講究、生活精致作為統(tǒng)一的標準,讓節(jié)目變成一種規(guī)范化的產(chǎn)物,說來說去,在意的還是化妝、穿衣這些,而真正困擾素人的價值認同,面臨的實際困難都沒有回答。

統(tǒng)一的審美規(guī)范

目前播出的節(jié)目,四位素人參與者分別是認為自己是第三類人的女博士、四胞胎的主婦、過勞肥的上班族、高知女醫(yī)生。第一期節(jié)目里的素人有希望被改造的動因,方靜把自己歸為男人、女人之外的第三類人,對自己獨居的生活狀態(tài)有困擾。

其實關(guān)于獨居,關(guān)于身份困擾,自我懷疑,本來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情況,「我有沒有問題?」「我真的不正常?」。節(jié)目可惡的地方就是潛移默化地認同了這個情況:對,這是問題,你要改。

節(jié)目不是糾正素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而是應(yīng)和著打出「大齡、單身」的標簽,提案官還強調(diào)「三十四歲,母胎solo」,這就是明顯的對女性年齡、婚戀狀況的歧視,極簡出租屋沒有什么布置,被強化為「孤零零」。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在交流中,其實方靜最大的顧慮,是來自于對父母的虧欠,認為自己可能沒有達成父母的期待,對待這個個人價值的問題,節(jié)目卻避而不談。

但是方靜明明是一個自力更生,獨立思考的女性,提案官看到?jīng)]有彩妝、房間布置簡單,無法想象這是一個女生的房間,這就是很熟悉的那種說辭,「一個女生,太不精致了。」為什么只是女生要精致?為什么女生只能精致?

方靜從來不用口紅,覺得「這是消費主義的陷阱」,她說得沒錯啊,對于提案官給出的建議,方靜有勇氣,邏輯清晰地質(zhì)疑建議的不合理性。她不是不好相處,不是所謂的「懟懟」,是接受不了這些虛假。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每一位素人應(yīng)該面對的是選擇題,自由選擇風格,化妝與否,穿高跟鞋與否,提案官建議素人們大膽嘗試,實際上還是對所有人都有同樣的一套理想標準。

忽略了現(xiàn)實問題

看過四期節(jié)目,有被感動到的觀眾提出不同的想法,他們看到節(jié)目里的素人變化那么大很驚喜,另外節(jié)目的參與者自己也很感動,不是嗎?

是,當然感動,恐怕不需要節(jié)目組布置約會,也不需要布置街拍,只要能讓一個連軸轉(zhuǎn)帶四個娃的母親和一個7×24小時干活的加班黨休息一天,安靜地吃頓飯,相信她們也會很感動的。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在節(jié)目組安排的片刻放松后,主人公最根本的現(xiàn)實問題并沒有解決,接下來的每一天,媽媽穿著漂亮的露肩裙,還方便帶娃嗎?

慧茹不止一次提到了,她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你別動,放著,我來」,一個忙得昏天黑地的主婦最想改的,不是改穿華服,是改變沒有幫手的焦慮。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這一期中提出的改造訴求的是爸爸,為了四胞胎,他也一直在外工作,辛苦養(yǎng)家。他發(fā)自內(nèi)心要對妻子好,希望有時間關(guān)心下自己。

以親人的角度,愛的名義出發(fā),希望改造伴侶,但是究竟什么是對她最好的,只有她自己最清楚,請把選擇權(quán)交給她自己。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雖然慧茹不再添置新衣,臉上也多了一些皺紋,但是默默操持家務(wù)的母親一樣很厲害啊。怎么在婚戀問題里,常常只是女性要付出更多努力,變得更完美。

第四期,兒子幫母親報名,吐槽了一下陳醫(yī)生有些保守的穿衣風格,做飯?zhí)训^眾都匪夷所思,健康有氣質(zhì)的母親哪里要改?改什么?素色的衣服、清淡的飲食,享受著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為什么要改?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試想一下,如果是一位母親要求兒子改造下,比如換個發(fā)型,變個穿衣風格,是不是會被認為不尊重年輕人自己的選擇,哪怕是出于母親的關(guān)愛。同樣,為什么兒子要改造下根本沒有什么問題的母親,就要接受呢?

女性自由選擇的權(quán)利,怎么成了一種局限在男性或者其他人認可的規(guī)定范圍里。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對于第三期的主人公,也搞錯了問題重點,曾經(jīng)兩次暈倒在地鐵,患上頸椎病,過勞肥的小姜姑娘是不是繼續(xù)被公司剝削?甚至有可能自我剝削?

雖然主人公認為工作量如此之大,但總歸提升了能力,但是節(jié)目組要做的,難道不正是要改變姑娘的這種想法嗎?再好的工作也不能透支自己。

犧牲健康的工作,為什么還要被節(jié)目美化成是一種承擔?她已經(jīng)承擔了太多不需要她承擔的啊。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當片中的女性經(jīng)過化妝、剪發(fā)、換衣服,一套程序下來,節(jié)目效果更像是搭配指南。

如果是帶貨的訴求,那還需要了解不同背景的素人嗎?「3分鐘速成OL妝」、「主婦日常精致妝容」、「穿搭寶典讓你分分鐘變潮媽」這些文章總結(jié)的樣式會有更多吧。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最終,女性自身和生活質(zhì)量的提升,就是簡化為用更多的時間選擇化妝品和衣服。

固化偏見的標簽

每一期跟隨五位提案官,會探訪當期素人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這種真實的記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觀眾的代入感,我也是這樣生活,我要怎么辦,通過與節(jié)目中素人的對比,讓自己也進行一番改造。

想被改造的人,可能對自己的生活都有些不滿意的地方,或者是自己沒有意識到的不健康的方式,對于是否真的要改?怎么改?《你怎么這么好看》告訴觀眾,無論什么樣的訴求,究竟合理與否,就是要改造女性。

第一期的最后,鑒于獨居生活的主人公,提案官找來了一些獨居者,如果是敞開心扉的交流,說出獨居的困惑或者展現(xiàn)幸福,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結(jié)果成了提案官的分享會,并且拿出了網(wǎng)上流傳很廣的「孤獨等級」,逐條詢問,比如「一個人去超市」「一個人吃火鍋」,問到「一個人去看電影」基本全場舉手,提案官一臉震驚,難以理解,潛臺詞恐怕是「這么多人獨自去看電影,這么慘」。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我就納悶了,非要把獨居青年都搞成楚楚可憐才罷休嗎?任何人都有權(quán)利選擇一種生活的方式,一個人看電影、去餐廳就比同別人一起做這些事更悲慘嗎?

所謂孤獨等級里的事情,的確,有些人可能是無奈的選擇,渴望陪伴。但同時,有人做這些事是自然的、享受的,不需要任何同情。節(jié)目里傳遞的效果把自身孤獨通通夸張成需要同情、可憐的一類人,凸顯改造的必要和成果。

還有,微信只有130個好友,不社交。這又怎樣呢?微信有幾千好友的人,就不孤單嗎?如果有比經(jīng)營朋友圈更重要的事情,這不是一件好事嗎?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每一個想被改造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困惑,但這些想法可能本身就被一些偏見束縛了,比如我大齡單身我不正常,我不是可愛公主風,我胖而且臉也大。節(jié)目不欣賞這些女性的智識、獨立、成熟、大氣,不鼓勵她們拋棄偏見,反而一再強調(diào)改造。

比如給小姜姑娘打造小臉妝,再想想時下泛指一切女性的「美女」「小姐姐」這些詞,都是只強調(diào)外形和幼齒化,大概只要符合了外形纖弱、高顏值這樣的標準,就能重新找回自信。

某綜藝,不要以改造女性為借口去物化女性

但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女性,真正的價值不是她的外形條件,不是她的婚戀狀況,而是她是否擁有一顆正視自己的心,不附屬于任何人。

節(jié)目說得比唱得好聽,要找到平凡女性的不凡,卻根本沒有給她們自由選擇的權(quán)利,甚至當你覺得好,別人不一定覺得好的時候,也要做出改變,這其實就已經(jīng)彰顯了背后那套權(quán)力體系。

改造這個詞,本身就具有一種審美和價值判斷的制高點,掌握這些話語權(quán)的人,是這種審美和價值判斷的受益者,同時也極大可能是被其綁縛的對象。

《你怎么這么好看》用一種速成的辦法,快速打造了表面上符合主流審美的一批「美女」,并不是在為女性說話或?qū)ふ页雎?,反倒是讓女性自主意識開倒車。

意識到「改造」這個詞背后那種規(guī)訓(xùn)的意味,才是認識到不同的人間具有不同價值的開始。

  

評論0條評論)

全部評論